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学 > 本科生思政课教学 > 正文

本科生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建院20周年系列教学活动之七十二:大中小学一体化螺旋上升精准“三进”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查看人次: 发布日期:2025-11-05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大中小学“螺旋上升”精准思政教育体系,强化各学段思政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横向协同,2025年8月12日至18日,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活动在吉林顺利开展。吉林省部分大中小学学生志愿者齐聚于吉林大学,以学段互动、同伴互学的形式开展实地参观实践,在鲜活场景中探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路径,为思政教育注入全学段参与、多视角感悟的青春活力。

走进空军航空大学这一国防教育重要阵地,青年学子与少年儿童深刻领悟到国防建设对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核心意义。围绕国防教育主题,高校思政课堂以强国强军实践为鲜活素材,小学生通过航空英雄事迹、战机模型等载体,萌发爱国情感与国防好奇;中学生结合空军发展历程,梳理从“两弹一星” 到现代空军的历史脉络,深化国防科技与民族复兴的内在关联;大学生则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防建设的理论逻辑为根基,结合航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度锚定青年担当与强军目标的契合点,筑牢爱国底色,推动国防教育主题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以“螺旋上升”的实践形式层层递进,为各学段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防意识筑牢根基。

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不同学段学习者见证了从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跑行业的时代跨越,深刻体会到中国制造业“从追赶到超越” 背后的拼搏与创新精神。立足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需求,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载体与认知素材:小学生通过 “汽车里的中国故事” 直观感受工业发展成就;中学生进一步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价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角,结合一汽创新实践案例,解读劳动者价值与国家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推动 “实业兴邦” 的精神内核在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中落地生根。


珲春的参观学习,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实践注入鲜活动力,更让各学段学生的视野得到全面拓展。紫金矿业、吉电数字边贸、华瑞参业等企业,分别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维度,生动展现了国家战略在地方落地生根的实践图景。从国防科技到工业制造,从边境贸易到特色产业再到边疆文化,每一处实践基地都承载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成为大中小学生汲取成长养分的生动课堂。学生们围绕“对外开放”“民族团结”“历史文化” 等核心主题,形成了分层衔接、逐步深化的认知体系,原本抽象的国家战略,通过实践转化为从直观感受到案例分析、再到理论解读的递进式学习体验。

结业汇报中,各学段学生以PPT、视频、海报等多元形式展示实践成果,充分彰显活动实效:小学生结合边疆见闻与企业参观体验,用童稚却真挚的表达分享对 “家乡发展”“国家强大” 的直观认知;中学生聚焦绿色发展、数字边贸等国家战略的地方实践,深入探讨其与青春成长的内在关联;大学生则系统剖析实践所得的现实案例,梳理其融入思政学习的路径方法,深化对国家发展与地方活力内在联系的理解。整场活动以一体化、螺旋式的实践设计,让各学段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真正让思政教育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润物无声。

此次“大中小学一体化螺旋上升精准三进社会实践活动” 的开展,不仅为各学段学生搭建了沉浸式思政学习的优质平台,更探索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新路径。未来,这些鲜活的实践成果将进一步转化为各学段思政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精准 “三进”,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