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高质量PPT课件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媒介。为切实提升学院教师课件制作与应用能力,突破数字化教学技术壁垒,2025年7月3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振羽楼320,邀请吉林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学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韦军老师,以“AI+Deepseek助力高质量PPT制作”为题的教学能力专项培训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静教授主持。 韦军老师采用“理论讲授+实操训练+案例剖析”三...
为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创新驱动,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科学意识,2023级生物育种班和饶斌班于近期参观了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科技馆及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 吉林省博物馆是吉林省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馆内珍藏了大量反映吉林省历史、文化、艺术的文物和展品。朱士煜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此行令我深切体悟: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容器,更是文明基因的解码器。它让我们在凝视一...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作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记忆和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为了更深入了解东北抗战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汲取奋进力量,2024级饶斌班近日参观了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光复北路5号,与伪满皇宫旧址紧密相连。建筑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厅和交流展厅两部分。展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抗战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激励我校青年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底至5月初举办了首届“青言青语读经典”微视频大赛。活动反响热烈,共收到200余组作品投稿,经严格评审,其中87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2025年6月16日下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争做黄大年式好老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讨会在吕振羽楼320会议室召开。会议聚焦教学能力提升与师德师风建设 ,旨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新书记、院长吴宏政教授、学院新聘督学、近五年入职的青年教师、2024年省“精彩一课”获奖教师参加会议,副院长李静教授主持会议。会议伊始,举行了学院督学聘任仪...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部行”2.0计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东西部高校教师智慧教育资源共同体,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助理西部高校教育发展。2025年6月12日,吉林大学、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形势与政策》“智慧西行”,依托数字化技术打破空间壁垒,突破地域限制,搭载云端平台,跨越千山万水,让学子们同上一堂课,共享教育新生态。课程伊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表示,2025年是...
为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深化“大思政课”育人实践,2025年6月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进思政课专项(第四次)集体备课系列活动在中心校区逸夫教学楼111教室启幕。本次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医术教授担纲主持,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与全国及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专家、骨干成员,以协同备课的形式共商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汇聚跨学科领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有些事迹如同不熄的火炬,传递着精神的力量。吉林大学,这座孕育了无数英才的学术殿堂,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革命精神。2025年4月16日下午,唐敖庆班(物理、数学方向)的同学们在孙慧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踏上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之旅。唐敖庆班师生和讲解员在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前合影一、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