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推进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着力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学校于2017年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发展思政教育专题系列活动。6月30日,第一期教学研讨活动“师生对话:以学生的视角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在中心校区经济信息教学楼成功举办。
研讨会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金祥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共同主持,教务处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胡亮到会并讲话。教务处副处长王瑞、丁洪浩,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本科生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本期专题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围绕唐敖庆班毕业生李超(现就读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在学校思政课调研中给学校的来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艳梅老师给李超的回信谈起,师生共同畅议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学生获得感的价值与途径。
胡亮指出,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深入剖析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他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一是要加强教材建设,审视现实、与时俱进,切实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大数据等渠道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根据学生需求改变授课方式、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三是要把思政课融入到大学教育全过程,把典型案例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教务处副处长王瑞宣读李超同学的来信。这封给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反馈信既富有感情又颇具见地,既有对学校思政课的肯定,也有从青年学生角度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拳拳赤子之心、深深期待之情都饱含在这封发给母校的来信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艳梅老师宣读自己的回信。信中既有对李超提出问题的解答、探讨、反思,也有作为一名师长的惦念、鼓励和期望。她旁征博引、推心置腹、娓娓道来,师生之间的交流让人倍感亲切,如沐春风。
随后,与会教师和学生围绕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获得感”畅所欲言。同学们从碎片化学习、对学生发展持续追踪、及时收集分析学生反馈、思政课精髓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师生深入交流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们从课程设计、问题探讨、分类指导、教学实效、教师自身提升等方面与学生、同行展开研讨。师生高度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改进,同时避免哗众取宠,以深刻的理论精髓给予学生历久弥新的长远印记。
教务处副处长金祥雷做研讨总结。他深感本次师生研讨意义深远,不仅是关于思政课教学的一次对话,更搭建起了师生交流的平台。思政课教师面对思想个性化、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做好价值引导、思想提升工作任重道远。他强调,广大思政课教师一是要高度认真投入,用丰富的情感与学生沟通、碰撞,用深刻理论增强课程的感受力。二是站好政治立场、深入交流,倾听学生声音,用自己的坚定信念感染学生、提升教学的亲和力;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一个下午的研讨师生都意犹未尽,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将发生在吉大的每一个课堂,每一位师生之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