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位置: 首页 > 学院快讯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工党支部做《弘扬师德师风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主题党课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25 编辑:马克思 浏览次数:

2021年9月28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和扎实推进推进样板支部建设,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工党支部,邀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教授,为基础教工党支部做题为《弘扬师德师风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党课报告。支部党员、院长吴宏政教授、副院长石瑛教授基础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党员代表参加党课活动。党课由基础教工党支部书记常艳芳教授主持。


刘志教授基于解答实践困惑和开展理论探讨两个维度,立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成为新时代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三个层面,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铸魂工程,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而系统阐释了师德的内在规定、师德的核心要素、师德问题重灾区、师德的建设路径四个问题。

刘志教授从古代对“德”之本意的定位谈起,详尽梳理了师德概念的发展历程,清晰界定了师德是德性和品格,而非准则和规范明确指出师德师风建设要以厘清师德内涵为基础,提出师德是大德、公德、私德的三位一体从剖释“德”之内蕴、解读国家政策文件、分析人才培养要求、列举师德失范典型案例入手,阐明对师德核心要素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公德和私德,大德理应得到高度关注。“大先生”不仅是党和人民的需求,更应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追求。



刘志教授指出师生关系是师德问题的重灾区,要坚持系统、发展、客观地审视师德问题。他精准归纳出师生关系领域师德问题的爆发集中在三个点位:给予充分培养与避免过度使用的失衡;实施有力影响与防止过度控制的失衡;师生有别与师生有情的失衡。他进一步阐述,究其根源,导致师生之间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在于师生双方天然存在着一种基础性结构矛盾——权力势差,只有认识掌握权力势差的“双刃剑”特征,正确合理使用权力势差,才能破解师德困局。

刘志教授还指出,师德建设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不仅要注重提升师德觉悟,还要提高师德能力,养成“智慧型”教师。具体而言,要提高教师道德事件敏感识别力,避免因“没意识到”而导致的师德问题;要提高教师利益相关者观点采撷力,帮助教师克服易忽略个人差异的错误性习惯;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事件处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尽量规避师德失范问题的生成。



整堂党课刘志教授娓娓道来、层层深入、生动讲授,他扎根理论、关切现实、回应热点,带领全员走进对师德师风的反思体悟,使党员们意识到弘扬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具备良好师德素养的必要性,也充分展现了如何讲透、讲实、讲清、讲活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理论问题。党课报告结束后的互动中,刘志教授与研究生代表姚敬磁同学就师生关系的时代演变以及新时代师生关系表征问题展开探讨支部党员张艳梅教授就古代师德德目何以应用至现代教学科研中进行讨论。支部党员王淑荣教授分享聆听党课后的感受时指出,刘志教授的报告有理有据、说服力强、事实论据丰富,对智慧导师的塑造有更真切的认同。支部党员、副院长石瑛教授听完党课后也深刻感到,刘志教授的主题党课是对德性和品格的不懈探索,是政治性、学理性和情感性的有机结合。最后,支部党员、院长吴宏政教授做了总结点评,刘志教授的党课充分采用案例分析、理论分析、政策分析等方法,对师德的基本性质、内涵要素、关键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创新性强、学理性强、启发性强、指导性强,进而他强调师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培育真实的技能和能力,形成理论自觉和行为自觉。

 


主题党课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参会全体师生纷纷表示,刘志教授的主题党课站位高远、思想深刻、内容翔实、逻辑清晰,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使党员教师们在认真学习后能够对标反思,努力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思想政治觉悟高、师德师风素质强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