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树彬: 《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 ,《理论探讨》201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董树彬、刘秀玲: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发展优势到话语优势的转变》,《理论探讨》201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3.董树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 4.董树彬、董鹏林: 《政治吸纳视域下人民政协界别变迁与优化》,《中州学刊》2019年第8期(《新华文摘·网络版》2019年第21期,全文转载;《学术界》2019年第9期,论点摘编)。 5.董树彬 、董鹏林:《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时代特色与优势》,《理论探讨》202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7期,全文转载)。 6.宋连胜、董树彬 :《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的实现路径》,《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3期。 7.董树彬 :《协商民主: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5期。 8.董树彬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模式示范与制度引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2期。 9.董树彬 :《协商民主发展的中国智慧》,《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2期。 10.董树彬:《新时代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生成逻辑》,《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1期。 11.董树彬: 《论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4期。 12.董树彬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4年第10辑。 13.董树彬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综述》,《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4.董树彬 :《人民政协创建进程中协商民主的历史嬗变》,《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5.董树彬 :《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论坛》2014年第9期, 16.董树彬: 《试论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渠道》,《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7期。 17.董树彬 :《论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5年第1期。 18.董树彬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江汉论坛》2010年第8期。 19.董树彬 :《论中国政党关系和谐的衡量标准》,《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0.董树彬: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创造性价值》,《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