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君赴莫斯科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25-05-11 编辑:王佳靖 浏览次数:

4月25日,由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青年学者论坛”在莫斯科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弘扬正确史观,维护国际公义”。来自中俄两国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刘信君作为代表团团长参加了此次论坛。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教授,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琳娜·库利科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此次论坛获得了中俄两国外交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张汉晖、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分别向论坛致贺信。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赵薇、俄罗斯联邦外交部特使亚历山大·科兹洛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宣读贺信。张汉晖在贺信中表示,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凝结的深厚情谊历久弥坚,熔铸为两国人民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安德烈·鲁登科在贺信中表示,当年的战斗情谊和互助传统为当代俄中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5FAB2

5F36D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副所长、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乌亚纳耶夫,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暨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吴昊,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副所长尤里·库林采夫,吉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主任、东北抗联研究中心主任刘信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研究室主任刘显忠,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

刘信君在大会上作了《关于中国东北抗战中的国际合作》报告。刘信君指出: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最大、贡献也最大。在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朝鲜抗日武装及苏联远东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东北抗战中的国际合作,涉及中苏朝日四国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反法西斯东方战场非常特殊的,具有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

1A010D

来自吉林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青年学者就“维护二战成果的历史经验与当代问题”,与“俄罗斯和中国对保障战后世界秩序的贡献”两大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并在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中俄携手维护国际秩序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

论坛闭幕式上,吴昊和谢尔盖·乌亚纳耶夫研究员分别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进行了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此次与会专家精彩的发言和丰富的研讨成果,均表示要将中俄青年学者论坛机制化,共同打造长期化的高水平中俄学术交流平台,切实发挥论坛在践行中俄两国元首共识、助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以及两国人文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72E79

本次会议是吉林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俄青年学者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中俄两国研究者们在历史认知、中俄关系以及国际秩序发展等领域的交流,更为两国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931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