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优秀事迹 > 正文

优秀事迹

吉林大学先进基层党支部: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

作者: 查看人次: 发布日期:2025-04-22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事迹材料

自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以党建带团建探索一融双高,将党建工作融入学生工作发展,持续完善党员全周期支持体系,始终保持红色“温度”,提升特色“浓度”,增强成色“亮度”,强化本色“硬度”。

一、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组织建设

把准政治“方向盘”,筑牢组织“桥头堡”。马克思主义本科生党支部以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坚定维护“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落实责任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团结带领全体支部成员汇聚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

配齐配强,推动支部建设制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及有关要求,目前本科学生党支部设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在完善组织结构和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党支部干部通过定期讨论工作安排、参加党务知识培训,把准政治方向、领会工作要求、理清思路举措,不断提升政治建设和履职能力,提高工作体系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对标对表,促进党员发展规范化。在坚持党员发展标准,严格遵守发展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的前提下,支部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吉林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发展党员。截至目前,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2名、预备党员24名,完成培养、发展党员134人,毕业年级党员率近100%,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党建带团建一融双高,将党建工作融入学生工作发展,不断完善党员全周期支持体系。

严抓细管,加强组织生活经常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推广主题党日活动、警示教育等好做法,推动组织生活步入经常、融入日常。及时提供《党的建设》、《求实》、《党章》、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材料,提升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

二、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堡垒

上好理论“必修课”,奏响学科“协奏曲”。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生相成、同频共振的动态环节中,不断推进支部建设和学生工作高度契合、深度融合,在制度化落实集中学习、常态化开展支部研学、精准化实施现场教学的圈层式联动、一体化育人的新格局中拓展出“领学”、“共学”、“践学”的“三学合一”新模式。

头雁领航,以上率下促“领学”。支部依托丰富的工作载体和工作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实现学习主体全覆盖。充分激活名师讲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示范性教育功能,通过“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惟实励新,培风图南”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以及“马上学习”、“悦读会·学思享”等系列理论学习活动,鼓励支部全体党员在系统对照、深入领会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内外联动,以点带面促“共学”。支部多次组织《坚如磐石》、《狙击手》等集中观影活动,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将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舞全体党员提振昂扬斗志、激发奋进气劲,不忘革命薪火世代赓续相传。协力调动广大党员欣赏话剧《先生向北》,以艺术性的内容塑造和叙述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深刻激励支部党员弘扬北上精神,传承先贤使命。

创新赋能,以行育心促“践学”。支部切实将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与学院具体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出富有学院特色和基层风采、备受师生认同的新招、硬招、实招。支部党员沉浸式参与“赤色行旅,游梦山河”红色实践研学,在重走抗联路、瞻仰烈士陵园、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的过程中感悟抗联精神、确立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举办“回首来时路,砥砺再前行”红色地标打卡活动,全体党员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汲取红色力量。支部书记带队参观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穿越历史的河流,怀忆先贤风范,点亮“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前行方向。

三、抓好作风建设,强化担当作为

耕好自身“责任田”,搭建服务“连心桥”。马克思主义本科生党支部持续带动支部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将厚植专业素养与坚定理论自信相结合,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淬炼意志品质,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绚丽的青春篇章。

争先创优,勇当发展“排头兵”。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动先进帮后进,营造出见贤思齐、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支部持续推进“薪火相传”系列活动,开展大创经验分享会、思政课经验分享会、保研考研、就业创业等经验分享活动,互帮互助,助力全体支部党员都成长为行家里手。支部不断培育新时代吉大荣誉体系特质,连续获评“十佳班级”、“优秀学生会”、“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笃行不怠,做好时代“赶考人”。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学党章党规党纪和开展纪律教育宣传,强化各项纪律要求,着眼增强自身免疫力推进自我革命。组织开展“院长开学第一课”、“新生思政课”、“新生廉洁教育课”、云端自习室活动”等教育系列活动,帮助支部党员廓清未来学习生活方向,搭建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学习平台,不断校准思想“偏差”、落实“误差”、作风“温差”,做到方向正、效果好、作风实。

履践致远,敢为事业“实干家”。支部紧抓寒暑假、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假期节点,推动构建实践育人格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清扫校园、返校宣讲、基层调研等多样形式,引导同学扎根基层沃土,了解社情民意,锤炼过硬本领。举办包括“廓清迷雾,致知力行”志愿服务经验分享会、“春风常驻祖国地,雷锋永颂志愿红”学雷锋主题活动和“爱心助学,情暖童心”义务支教等活动,引导全体同学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心系人民的奉献者,在新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和时代担当。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持续奋斗、开拓进取,继续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在深学细悟中擦亮政治底色,在深研细究中彰显学科特色,在深耕细作中淬炼实干成色,在深查细照中永葆初心本色,将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教育教学最需要的地方,以实际行动擦亮挂在胸前的党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