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25日举行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评审会。

本次立项答辩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姜楠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付秀荣老师、陈方南老师、王冬云老师、丁卓越老师出席此次评审会。
一、会议内容
闫智平小组

2023级本科生闫智平同学以《何以凝聚:东北抗联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为主题,围绕立项背景与依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特色创新点及项目实施计划中涉及的各类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如何通过挖掘东北抗联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审老师对闫智平小组的研究统计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研究主题阐述和理清论证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曼钰小组

2023级本科生王曼钰同学以《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治理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为例》为主题,围绕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前期准备以及未来规划展开探讨,提出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和专业化社区工作者培养的相关对策。评审老师对王曼钰小组的论证内容和研究结构予以充分肯定,并针对明确培养主体和培养机制等方面给予相关建议。
陈曦小组

2023级本科生陈曦同学以《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AI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究》为主题,从研究目的、项目内容、前期准备以及特色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讨论了AI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价值性和推广可行性。评审老师对陈曦同学的立项前期准备予以充分肯定,并针对精简研究材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滕吉祥小组

2023级本科生滕吉祥同学以《平台零工劳动时间异化与权益保障途径探赜》为题,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项目预期完成进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优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的实践方案。评审老师对滕吉祥小组丰富的研究内容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提出细化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的相关建议。
王语嫣小组

2023级本科生王语嫣同学以《山区农业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实现路径研究——以吉林和龙林下参芝抚育系统为例》为题,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以及前期准备与预期规划展开阐述,提出了实现山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方案参考。评审老师对王语嫣小组的研究主题和论证结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李亚桐小组

2023级本科生李亚桐同学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大学生应用中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为题,对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结果以及结论与展望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破解大学生学习科研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面临的困境的路径。评审老师对李亚桐同学的研究主题给予了肯定,并针对增强研究内容的贴切性和细化研究目的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林亚涵小组

2023级本科生林亚涵同学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赋能新型劳动者的作用机制研究》为题,对立项背景和依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创新点以及项目实施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益见解。评审老师对林亚涵小组的研究方法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深化内容理解和机制实际应用的建议。
张婷小组

2023级本科生张婷同学以《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农民内生动力提升研究——以吉林省梨村县农民职称制度为例》为题,对项目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前期准备以及未来规划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破解农民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案。评审老师对张婷小组的研究主题表示认可,就细化研究对象和梳理研究逻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陈清芳小组

2023级本科生陈清芳同学以《边疆少数民族跨界流动对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研究——以珲春市朝鲜族为例》为题,以珲春市朝鲜族为实证调研的对象,对边疆地区人口流动和青少年民族认同进行了深入研究。评审老师对陈清芳小组的研究框架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其研究主题的时代契合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就研究内容的深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李宜纯小组

2023级本科生李宜纯同学以《人文经济学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经济价值实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苏杭与长春的模式》为题,深入研究了人文经济学对于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经济价值的理论指导作用,以苏杭和长春地区为案例进行了具体探讨。评审老师对李宜纯小组的研究主题表示充分肯定,并就其对人文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针对研究统计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
李享小组

2023级本科生李享同学以《新时代吉林伟大变革与成就育人模式研究——以吉林省“大思政课”建设为例》为题,对新时代吉林伟大变革与成就育人模式研究何以可能进行了探讨,对吉林省“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证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评审老师对李享同学的研究对象表示认可,并就其对新时代吉林省变革与成就的分析结构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对于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深化的相关建议。
周芷彤小组

2023级本科生周芷彤同学以《骑手“等单时间”权益保障在地化实践研究》为题,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其创造良好就业环境中的重要价值。评审老师对周芷彤小组的研究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其亲身与外卖骑手进行问卷调查表示赞赏,同时也就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挖掘提出相关建议。
苑桐瑜小组

2023级本科生苑桐瑜同学以《产业振兴背景下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现代化路径研究——以清河村蓝莓产业为例》为题,探讨了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并以清河村蓝莓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评审老师对苑桐瑜小组的研究主题表示认可,同时也对规范研究内容和细化研究主题等方面提出建议。
于昕彤小组

2023级本科生于昕彤同学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生态正义问题研究——以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为例》为题,以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为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健康有效转型发展的解决路径。评审老师对于昕彤小组的研究对象表示认可,就其对东北地区城市转型发展的深入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的细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会议总结
各个小组汇报完毕后,付秀荣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付秀荣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积极参与大创科研训练以及各位评审老师精心点评的感谢,希望同学们集中精力做好大创项目,并鼓励同学们在科研过程中勇于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本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答辩会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充分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的创新潜能。青年学子们借助这一平台尽显敢于探索、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以蓬勃的朝气与昂扬的活力,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创造智慧与奋斗品格,不断为攀登学术高峰注入新的动能。预祝各支团队都能在此次大创项目中成功立项、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