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学 > 本科生思政课教学 > 正文

本科生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建院20周年系列教学活动之十一: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进思政课(第三讲)——化学教师团队进拔尖基地理科试验班(唐敖庆班)思政课

作者: 查看人次: 发布日期:2025-04-25

2025年3月15日下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化学教师团队骨干成员郭玉鹏教授,走进中心校区逸夫楼511教室,2023级拔尖基地理科试验班(唐敖庆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本次课,由任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瑛教授主持,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医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静教授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课堂上,郭玉鹏教授以“传承先贤智慧,铸就创新之基”为主题,介绍了吉林大学化学学科七十余年发展史,回溯唐敖庆、徐如人、沈家骢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国家需要为志业”的奋斗历程,强调先辈们在白山黑水间书写的“吉大化学现象”,正是黄大年精神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生动诠释。他还特别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科研范式的今天,学生更要响应2025年全国两会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坚守“立德为本”的文化根基,传承唐敖庆院士“敢闯无人区”的勇气,既要夯实现代科学知识根基,又要让爱国情、报国志成为驾驭科技创新航向的罗盘,让“人脑创造力+AI算力”成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金钥匙。

石瑛教授在课堂总结中表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要求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了吉林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加强思政工作“引领人”、吉大精神“鼓舞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同学们在人工智能革命加速重构学科范式的今天,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将黄大年精神与“北上精神”的红色基因转化为学习的动能,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