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本科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精神普照光——歌韵红音,曲颂丹心|第一期:热血点染的五月之花

作者: 查看人次: 发布日期:2025-01-29

慷慨激昂,红色金曲因历史厚重而声入人心;生生不息,红色基因在代代传唱中永驻灵魂。“歌韵红音,曲颂丹心”活动以一首首纪实的红色金曲为切入点,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以此在经典歌曲的传唱中,以史为鉴,观照当下;在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接续力量,勇毅前行。本期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五月的鲜花》,走进烽火硝烟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志士们与家国命运休戚与共的信念和与日本侵略者誓死抗争的决心。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东北三省。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寒风中怒吼,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同年,光未然以东北同胞抗日斗争为背景,创作序诗《五月的鲜花》,阎述诗有感于运动中学生流血但决不退缩的精神,完成谱曲工作。这首歌曲歌颂了为中华民族壮烈牺牲的志士,控诉了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践踏,唤起广大民众的爱国激情,成为鼓舞人们前行的精神火炬。

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五月的鲜花》仍在波澜壮阔的岁月长廊中回响着。它用悲壮的歌词和深切的旋律,批判当权者的不抵抗,控诉侵略者的残暴,更呼唤着被压迫者挥动拳头、举起镰刀锤子奋起抗争。它所承载的,不只是东北大地的悲怆呼号,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不屈意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尊严、国家独立投身到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当中!

时代在更迭,使命在传承。红色金曲不仅镌刻了先辈们抗战的历史痕迹,更传递着信念与理想的力量。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用心聆听、用情感悟,学习先辈们舍生忘死、矢志报国的伟大精神,唱响红色金曲的时代旋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闭